可能现在不少企业还在为CRM使用效果不好而焦虑。其实要提升CRM的应用效果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下面笔者提到的四个要点,就可以帮助大家大幅度的提升CRM系统的使用价值。注意这些要点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笔者实践的产物,非常的有效。 要点一:淡化部门或者组织的界线。
在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的很清楚。这虽然可以方便管理,明确责任,但是这会增加企业部门之间的代沟。有些管理者会为了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发生摩擦,会增加许多协调的工作。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在CRM项目运行中,也会因为企业过度强调部门的界线而导致CRM系统的应用效果打折扣。如对于客户信用额度审查这一件工作,如果硬要从部门划分来说,那么就是销售部门来做的事情。如此每次出货之前,仓库人员需要多一个环节,向业务人员确认这笔货是否可以出。如果遇到双休日或者晚上出货的话,由于缺少中间一个审核的环节,还会影响正常出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货的效率,甚至导致延迟交货。
其实在CRM软件的帮助下,这个部门的界线没有必要定义的这么清楚。因为从CRM系统中,可以直接查询到某个客户的信用额度使用情况。仓库人员在出货时,可以对客户的信用额度进行审查。如果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可以根据销售订单上的交期直接进行出货,而没有必要在出货前再次向销售人员确认。一般情况下,销售人员可能会在每个星期一给仓库人员这一个星期的出货计划。此时仓库人员在CRM系统中只需要按照出货计划出货即可。如果信用额度不够了,则在CRM系统中就无法审核出货单。然后销售人员也可以实时的在系统中查询到最近的出货情况,而不需要仓库人员出任何的报表。这一来一去,可以省下很多中间的步骤,提高出货的工作效率。
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CRM系统的应用效果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淡化部门之间的界线。只要安全许可,其他部门的员工完全可以在系统的帮助下完成某个部门员工才能够完成的工作。从而明显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要点二:为同一业务在不同的环境中设置不同的工作方式。
在传统的做法中,对于某一业务按照同一种工作方式处理。为此企业要对这项业务设计出在最困难、最复杂的环境中所采用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运用到所有适用于这一业务的工作当中。如现在客户的销售订单管理。当第一次接受客户的订单或者客户的订单下的是新产品的话,往往在中间需要多处好几个环节。如新客户的订单,在接受订单之前需要确认客户的信用额度、分析送货成本等等。而对于新产品的订单,则生产部门还需要评估新产品的生产周期、财务部门需要根据产品成本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采购部门需要确认供应商或者采购交期等等。一般情况下,新产品订单的处理周期要比返工订单长许多,其涉及到的部门或者人员也要多许多。为此如果全部订单都按照以上的方式处理,显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所以笔者认为,在实施CRM项目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设置出针对这一业务的若干处理方式。如对于返工的订单,销售部门只需要让生产部门根据现在的产能负荷确定出合理的交期即可,而需要再经过采购或者财务等部门确认。因为对于返工的产品,其生产周期、价格等等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所以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确认。故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订单的处理效率。但是对于新产品订单来说,以上的各个环节都是必须的,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如生产部门不根据产品的复杂性来评估生产周期,那么答应客户的交期就有可能无法实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体现。
要点三:让系统审核来代替人工审核。
在所有的作业中,审核是最花时间的,也是最没有效率的工作,但是缺少这个步骤又不行。在实际工作中,用户审核单据的时候95%以上都不会发现什么错误。但是用户仍然必须一张张的仔细进行审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的有单据从自己手中漏过去了,那么责任就大了。所以笔者说审核是一件最没有效率、但是又必须认真做的工作。
在使用CRM系统的企业,其实可以将大部分审核工作都交给CRM系统来做。如在出货的时候,出货人员需要根据销售订单来核对出货的数量、出货的产品、送货的地址是否准确。出货之后,财务人员需要核对应收帐款的金额是否与发票、销售订单、出货单一致等等内容。由于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错,所以这项工作的效果非常的低。对于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企业用户完全可以将这项审核工作交给CRM系统来完成。如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当出货数量超过系统中订单数量的时候,就像用户报警。如可以通过报表查询发票、应收帐款、出货单、销售订单、报价单之间的匹配情况。系统会自动发现不匹配的内容,从而减少用户手工审核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审核的准确率。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会像用户重复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比其其他优化来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明显的效果。因为这只需要利用系统现有的功能即可,而不需要更改太多的内容。为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效果,提高CRM系统的使用价值。
|